Search

放手是一門最深的學問。

孩子有在練攀岩,早上幫他做檸檬牛奶,邊閒聊問他:
  • Share this:

放手是一門最深的學問。

孩子有在練攀岩,早上幫他做檸檬牛奶,邊閒聊問他:
「我聽說,你們昨天那個山,一個不小心就會摔落萬丈深淵?」

小孩很淡定地回我:「是啊。」

「那你有感到害怕嗎?」

「沒有,要細心,要有耐心,我有做到,所以很安全。」

「好棒。」

「妳聽了是不是會害怕我掉下去?妳真的不用擔心,我知道方法,所以我很安全地通過了。」

「很好。」

然後我沒再說任何話,因為他已經懂。

學會當一個適時閉嘴的父母很難,我們總習慣一有焦慮就要立即發洩,像園遊會玩的丟水球一樣,把裝滿負能量的碎念,精準砸中孩子的臉面。

「不要這樣不要那樣,這樣會摔斷腿那樣會撞到頭破血流!........」

孩子除了被灑滿負面能量的髒水,完全沒有學會其他任何事,下次也一樣不會多注意。

如果父母有醒覺,慢慢就能學會,不把自己的焦慮化為不耐的情緒跟語言,拋擲到孩子身上。那些不叫關心,也不是愛,那是孩子為了家長的情緒跟感受,而不得不背負的:「沈重的負擔」。是大人內心承受不了失去的焦慮,不敢犯一絲錯誤的恐懼,即使明知並不可能因此失去,還是將這些負面能量,全部化為語言,往孩子重重砸去。

孩子還小時,沒有力量,也沒有智慧分辨,對於大人這種焦慮只能默默承接,一旦能力足夠強大,越來越強烈的對立跟反抗,是可預期的。(你說不到半句他就揚長而去)而且這種焦慮會世代傳承。

人類從出生第一天就有求生的本能,孩子沒有我們想的脆弱,正常情況下,沒有任何小孩會故意放手讓自己掉下去,擁有滿滿愛的他們,知道自己是世界的未來,比我們更加珍惜生命。

不正常的情況,例如突如其來在五秒內發生7-8級地震山崩地裂;或是敵機突然飛來這片山域投彈;或是小孩腦子長了一顆連你也不知道的腫瘤,爬到一半突然爆開造成昏迷(真是電影看太多).....,等等,而這些事發生的機率,應該比中樂透更低幾百萬倍吧,真要想這些,永遠想不完,放不下手的父母,即使帶孩子到公園玩,也會不斷擔心小孩摔成腦震盪,即使在家中,也無法停止碎念,整天都在焦慮,大概只有小孩變成娃娃都不會動坐在那裡,才會真的安心。(但這真的是心裡想要的嗎?)

有一篇文章,標題是「你不能剪斷了孩子的翅膀,又要求他會飛」。唯有孩子感受到被信任,才會伸出翅膀,想要做得更好,看得更遠,飛得更高。見微知著,延伸到每一件事,內化成為孩子的一種氣質跟態度。

真正的放手,不會因為沒有得到預期的成果而產生情緒,不會過度焦慮,嘮叨,只是相信著,陪伴著,援手不著痕跡隨時待命著,直到他已完熟,開始具有反饋這世界的強大能力。

昨天不知在哪看見一篇文章,談緬甸來的一位10多歲孩子,來到台灣後,唸建教學校,白天在美容院幫人洗頭。筆者去洗頭時與他閒聊,發現他思想很獨立,很知道自己要走的路,很努力,也很認命。筆者以此個案,對比現下台灣青少年的父母卻陷入擔心孩子手機成癮的教養格局。

我想起幾年前,大概是孩子三歲多那時候吧,我在家附近不常去的一間美容院,也遇到一位台籍建教生,這個孩子洗頭很細心,每一吋頭皮都仔仔細細地搓揉到,而且泡泡跟水,完全不會噴到臉上,跟我這麼老的客人也能聊得開心,真的,妳從這種小細節,就能描繪出一個孩子的原生性格。

我問他,你這麼小就出來工作,媽媽跟爸爸有沒有反對過?他們會擔心嗎?

他說:不會啊,他們很放心,反正我又不喜歡讀書,在這裏工作可以跟很多人講話,我很喜歡,他們讓我自己決定啊!

我原以為,這孩子一定是成長在一個失能家庭,才讓他10多歲就出來幫人洗頭,而不是跟其他孩子一樣,花更多時間學習,我想到我家隔壁某私立女中的孩子,跟這位男孩一樣年紀,卻走在截然不同的兩種道路,不禁對這位開朗的孩子,產生一份心疼。

但其實事情不是我腦補的那樣,他的家庭養份很足夠,爸爸媽媽有各自的工作,對他的關懷並不少,每天規定他要回家吃飯才夠營養,他很樂觀,很開朗,而且人生很明確。以他這樣的人生資本,假以時日誰知道會不會成為美容連鎖業翹楚呢?

人生有無限可能,尊重每個生命與生俱來的不同氣質,但,我們真的做得到嗎?
無論孩子做不做得到,父母總想著自己的優秀,一定要傳承給孩子,孩子只能比我更好,不能在我之後......,父母曾經是學霸,孩子怎麼可以不在現階表現超群......,別人在學加減,你就要會乘除最好還會代數......;別人剛學字母,你當然要進入閱讀。(這是我親眼所見,真實存在,許許多多熟悉的人的教養縮影)

在該學習的時候,就要做到認真學習,固然沒錯,不過,學習真的是一輩子的,我更願意讓他成為那種弄清楚想明白自己要什麼,而一旦做決定後,能自己負責的人。人生最難的不是選擇,而是為選擇負責任。

內心夠強大,才能做正確的事,而不是做討好每個人的事。

「要細心、要有耐心,我有做到,所以很安全。」

媽媽一邊擠檸檬,一邊為一個7歲孩子能用這麼淡定的態度,講出這句話而感動著,親愛的孩子,你真的真的很棒!

記者老梁:準備迎接美好的二年級吧。🌈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小蝦麻麻的育兒日誌。
View all posts